現代編譯器,做到了可以使數組比指針更快,《C語言程序設計——現代方法》中就講到這一點。
以前指針的重要性,除了它在舊式機器上較快,其實更重要的方面是起到“中轉驛站”的作用。舊的8位、16位機器,尋址能力有限,對大數據,必須先定位到一定位置,然後再在此位置上延伸,逐漸向外尋址,因此早期的C語言指針有微型、近、遠和巨型等等分別,這些指針規格,也是程序編譯的規格,需要用到遠指針的程序,必須用far模式編譯。規模越大,尋址越遠,但效率也越低。後來的機器,因為32位和64位的關係,這種需求可以說消失了,所以現在的C編程很少再提這一點,但學彙編的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