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业界新闻 | 小组 | 威客 | 人才 | 下载频道 | 博客 | 代码贴 | 在线编程 | 编程论坛
欢迎加入我们,一同切磋技术
用户名:   
 
密 码:  
共有 285 人关注过本帖
标题:诺奖暗潮
取消只看楼主 加入收藏
xupeng
Rank: 1
等 级:新手上路
帖 子:4049
专家分:0
注 册:2006-2-12
收藏
 问题点数:0 回复次数:0 
诺奖暗潮

科技人员是发展科学技术的直接实施者。支持科技兴国的政府甚至不惜动用国家力量来抢夺科技人才。二战末期,美苏两国还展开了一场争抢德国科学家的激烈斗争。美国为了搜集德国的科技人员,专门成立了名为“阿尔索斯”的突击队。该突击队成员冒着挨冷枪的危险率先进入德国火箭生产中心佩内明德,接受了以布劳恩和多恩贝格尔为首的113名第一流专家的投降,他们二人后来成了美国空间计划的主要指导者。苏联来迟了一点,但也不无收获。他们将搜罗到的二三流火箭专家、6000名工程技术人员及其家属和200枚V-2导弹运回苏联。这些科学家为喷气式飞机、雷达、抗菌素、火箭、原子弹、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全文]

  美国有许多美味的“诱饵”吸引包括欧洲在内的外国人才:世界最好的研究设施;充足的财政支持独立研究;高于欧洲同行的薪水;开放的文化氛围;根据成就决定升迁而不需要“熬年头”等等。据美国官方统计,在1949年-1973年期间,世界各国迁居美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达16万人;进入80年代以后,每年仍有6000名以上的科学家、工程师进入美国。

  我国同样面临人才流失之痛,神舟五号的功臣、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前任院长厉建中因巨额受贿被捕,引出2000年他的一段发言来,他在两会上抱怨科研人员的待遇太低,“一年当中进的人将近流失了百分之四十”。在科研重点领域里尚且没有很好的待遇和条件保留我们的科技人才,那么其它“非热门”基础学科的条件就可想而知了。[专题]

  在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里,曾经有六名华裔科学家获得过此项大奖,他们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从1957年到1998年,他们共获得了四次诺贝尔物理奖和一次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但他们的身份只是“华裔”。

2006-10-04 14:00
快速回复:诺奖暗潮
数据加载中...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编程中国 | 清除Cookies | TOP | 手机版

编程中国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Discuz, Processed in 0.017071 second(s), 8 queries.
Copyright©2004-2024, BC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