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花那么多时间上网?教你这几招神技
2016-3-5 21:12:25
来源:界面
作者:李思璟
“22种最可爱的动物宝宝,”新闻标题上这样写道,“你不会相信第11个是什么的!”
除了诱人的标题,和我克制不住的怀疑论调(这些动物能有多可爱?),我点开了这篇新闻,毕竟我只是个普通人。但我这次自制能力的失败导致我损失了至少半小时的工作时间,因为接下来我点开了Twitter上更多的新闻、搞怪图片和Facebook上的讨论。
互联网这种极为消耗人注意力的特点,基本没有人能从中幸免。我们用手机来打电话、处理工作文件,都只需要按几下就可以。研究表明,我们每个人每天平均花在数字媒体上的时间平均为五个半小时,每天看手机的次数为221次。
而网站和手机应用的设计者正好抓住了人性中的这种弱点,设计的产品和网站更能吸引我们的眼球。Aeon网站的作者Michael Schulson指出:“设计者们将他们的未来押在培养用户习惯上,为的就是吸引更多的眼球。”
正因为互联网无处不在,而且四处都是陷阱,我们到底能不能做到控制自己对互联网的依赖,不消耗本应花在工作、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时间?
关于说服力和自控的一些心理研究提供了一些技巧。
吸引点击的陷阱
重要的一点是认识到作者和设计者用来吸引我们注意的陷阱。
文首提到的新闻中的“22”这个数字,就类似于一种激将法。一般各种榜单都是整数(比如莱特曼最喜欢的10本书,或者《财富》500强),特殊的数字打破了这种常规,因此更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在一项经典研究中,社会心理学家Anthony Pratkanis和同事研究发现,如果一名流浪汉伸手要0.37美元,而不是25美分,路人愿意施舍的几率会增加60%。
研究还发现,路人通常会向乞讨不规则数量金钱的流浪汉询问更多问题。在我看到文首提到的那篇新闻时,我内心的疑问也让我不由自主地提出“这些动物能有多可爱”的问题,只可惜事与愿违,我还是点开了那个链接。
吸引注意力的激将法让我们愿意放弃手头在做的事情,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倾向被心理学家称为“反问效果”,也就是说,对反问问题的倾向性让我们更愿意深入探究这个问题。
这些陷阱反映了大脑与生俱来的某种特点,但这种特点在其他时候是会对我们有所帮助的。意料之外的刺激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自己去寻求解决办法:这让我们不那么容易被车撞;当我们的银行存款出现突然值得怀疑的变化时,也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所以我们也没有理由“关闭”这种警示系统,或是教会我们自己忽略这种信号。
预先承诺
互联网上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我们注意而出现的,有些是为了吊我们的胃口:比如收到留言后的提醒,根据获赞数量生成的排名等。这些信号激发了我们大脑中的奖赏系统,因为这些信号会强化我们的社会认可。
互联网的使用通常被冠以“成瘾”来形容,这一点毫不奇怪,心理学家甚至将不当的互联网使用列为一种值得担忧的事情。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借鉴奥德赛抵抗女妖诱惑时的做法,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我们提前专注在其他事情上,必要时候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在女妖的活动范围内时,奥德赛就让自己的手下把自己绑在帆船的船桅上,这就是“预先承诺”的例子。“预先承诺”是指为你的某种行为预先设定好一种条件的自控手段。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当校对的交稿日期分成不同期限时(例如一个月内每周设一个交稿期限),比起只设定一个最终交稿期限,他们会犯更少的错误,交稿的时间也会越早。
奥德赛这样将自己绑在船桅上的做法,在现代也同样可以实现。比如有Cold Turkey和SelfControl这样的软件,可以让你远离某些特定网站,也可以让你在某段特定时段内无法登录自己的邮箱。
研究也证明了这些软件的可取之处:当我们需要完成工作、远离干扰时,我们内心是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的。
公开做出承诺
如果你想要赢得懦夫博弈(The game of chicken),最佳的方式就是加速到最快,然后把方向盘和刹车扔出窗外,并且这一切都要让对手看到。
在没那么戏剧化的场景中,如果你在公开场合做出预先承诺,那么结果就会更成效。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公开承诺要做到垃圾回收或更社交活跃的人,比起私下树立目标的人,更容易遵守自己的承诺。人类实际上都是社交动物,归属感是我们的基本追求,公开说出自己的计划,会让其成为一件关乎自己名声的事情。在兑付承诺的社会压力和自我制裁之间,公开的预先承诺会是对抗自控失败的双刃剑。
此外,研究人类自控的科学家逐渐发现,像预先承诺和把某些网站加入黑名单的做法并不会成为一种逃避的选择,反而是构成整个自控谜题的必需部分。
例如,最近有一项研究追踪了大样本人群的日常生活,按时间记录下他们的行为,询问他们的目标、诱惑和抵制诱惑的能力。与预期相反,那些擅长自控的人(以可信度很高的问卷测量出来的)在诱惑出现时,却不是最能够抵抗诱惑的。实际上,他们是最难抵抗诱惑的。
关键就是自控能力与抵抗诱惑完全不是一回事,奥德赛有自控能力,却没有抵抗诱惑的能力。
相反,好的自控能力却总是被误等同于首先能够抵抗诱惑。我们总是认为自控就是能够单枪匹马抵御诱惑的能力,但上述研究说明自控就是简单地提前计划好如何规避陷阱。
下一次你想要完成什么事情的时候,考虑将预先承诺和远离互联网两件事情同时完成。和奥德赛一样,当你发现自己无法直面诱惑时,你可能已经输了这场战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