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算》之黄依依
黄依依是电视剧《暗算》第二部“看风”里的女主人公,她天生丽质,容貌过人,才华横溢,是一名海外归来的爱国学子、数学天才。她热爱祖国、热爱事业,在数学领域里有着独到的建树和突出的成就,并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情感丰富,心地善良,虽说性格有些张扬,但为人坦荡,会处理感情和理智的关系,感情和事业的关系。她不愧是一位敢爱敢恨、敢言敢为、敢作敢当、拿得起放得下的杰出的知识女性。 1946年,年仅十六岁的黄依依,因学习成绩卓越,被国民政府教育部保送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数学专业,数年后取得博士学位,又因成绩非凡被美国兰登公司录用,成为世界顶尖级破译大师冯•伊曼的助手,一年内就帮他破译了两部世界高级密码。新中国成立后,她热望自己能早日回到日思梦想的祖国家园,她克服了重重阻挠,抵制了各种诱惑和威胁,离开了自己曾热恋的丈夫、心爱的家,她没能带上自己的一本书、一个笔记本,只身一人在大洋上漂泊了三个月,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一抹绿,她知道那是自己的祖国,她哭了,她怀着一腔热血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同样,当她在701完成了破译“光复一号”的重任后,完全可以远走高飞到另一片森林去栖息,然而经过一番周折和思想斗争,最终她还是留了下来,她留下来不是为了安在天,不是为了哪个男人,也不仅是因为自己在这有了功绩受到大家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因为责任、使命和自己对祖国的那份热爱。她成为701的一棵树,将根深深地扎在了这里,直到生命的最后……。
依依自幼聪明过人,他的祖父是慈禧时期两广“第一算盘”,她五岁就和祖父学算盘,打出一手无人可比的算盘绝活。她对数学有着独特的情感和天赋,加之勤奋和努力,她成就超群,是建国不久周总理点名欢迎二十一位海归爱国知识分子其中之一,二十六岁就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最年轻的数学教授。当安在天带着两道高难的数学题去数研所选人时,在全所只有其他一人能在规定时间(三个半小时)做完考题的情况下,而依依谈笑风生中碰到了考题,马上进入状态,和先前判若二人,仅用三十四分钟就做出第一题,而后又用了一个小时完成第二题。当依依来到701后,看上去她没有象“特别行动小组”的其他人那样起早贪黑地用功,其实她无时不在和斯金丝研制的“世纪之难”——“光复一号”密码周旋,她下棋、游戏、做木制模型“玩”,以及写情书等,都在和密码打交道。每个人的学习、工作方法不一样,作为天才的依依,她不仅爱事业、爱学习、爱工作,更会学习和工作。要破“光复一号”,演算量十分大,她自己曾演算了两万多道数学题,其中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当第一次全体演算人员大战一个月结果失败后,依依万分痛苦和内疚,但她没有摔倒不起,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思路和破译方向,她终于把自己“关”了起来,任何人不见,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算得昏天暗地、算得人魔不分,真可谓“把自己的筋骨放到火上烤,把自己的脑子放到水里煮,直到把筋骨烤断,把脑子煮烂,煮得灵魂出了窍,”十几天后,依依终于破译“世纪之难”,昏倒在地。后来在她担任破译处长的日子里,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由她牵头就破了三部中级密码,这在701是空前绝后的。黄依依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也是非凡的天才的一生,她一生都在数学的海洋里翱游,而每次又都能胜利地到达彼岸!
在情感问题上,依依是个没有爱情无法生存的人。她虽不是贞女,但也绝不是荡妇,她“不会和自己不爱的人同床异梦,但不爱了不会苟延残喘”,她追求的是纯真的爱情。当她经历了那么多的生活磨难后遇到了安在天,她深深地爱上了他。虽然她的爱不太合时宜(因为破译“光复一号”的大战在即、安的妻子小雨尸骨未寒尚未入土),但她却是爱得很真、很切、很苦、很专一,并很坦荡,为了安在天,她来到了701;为了安在天,她又从事了自己不愿从事的、曾经放弃过的破译密码工作;为了安在天,她写了多达二十一封的情书;为了安在天,她搜寻了不少他以往的照片贴在自己的房间,精心收藏起他抽剩的烟头;为了安在天,她哭求徐院长让他爱她;为了安在天,她愿去做一切,以至于自虐……她爱得如痴如醉。虽然安在天无法接受她这份爱,当时周围环境也无法容忍这种爱,但依依的这个爱是无罪的,凡有人在的地方,就有人性在,人性不可窒息、不可磨灭,何况黄依依、安在天又都是单身。对于依依这样一个在国外学习生活了多年、没有家没有亲人、又在701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里又从事着残酷的非人性的破译工作的年仅32岁的知识女性,她渴望爱情、需要温情是任何一个常人都可以理解的。然而,当“破译大战”结束,安向她全盘托出小雨在苏联遇难真相时,她受到了极大伤害,她清醒了、理智了,终于做出了放弃安在天的决定。因为黄依依对事业和情感都是一个“不完全则宁无”的人。尽管依依后来在农场受到汪林打骂回到701重病时,昏迷中仍不断地流着热泪呼唤着安在天的名字,但她病好后直到生命的最后都没有在主动地和安说过一句话;尽管安在天从上海休假回来后对他百般关心、体贴,但依依还是明确的告诉了安以后他们各自的宿舍都应该成为对方的禁区;尽管后来徐院长给依依作了耐心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重新考虑安在天,但依依仍然是毫不犹豫地谢绝了。
黄依依确实十分理智的地将“安在天”这一页翻了过去。人与动物的不同是有“情感”,更大的不同是有“理智”。黄依依在安在天的问题上,能做到如此理智战胜感情,不能不令人折服!这说明她是一个既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的人。同样在对待汪林的问题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当依依多次受到安的拒绝深深地陷入绝望时,不幸遭到培训处主任汪林的诱奸,她痛苦万分,自暴自弃,与汪“恶性循环”起来。但当东窗事发组织上处理了汪林时,依依站了出来承担责任,要求组织处理自己,重新发配汪。其实在这个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依依,而善良的依依在汪劳改的日子里,总是觉得“如果没有我的出现,汪林不会有今天”。所以,她曾两次利用公休日拖着重病未痊愈的虚弱身体,往返徒步五六小时的山路,带着她饿得头晕都没舍得吃的饼干和借钱买来的好烟等等去农场看望汪。其实依依从未爱过汪,不过是想“人要讲良心”,要对自己做过的一切负责任。也正是为了汪林的“转世”问题,她下决心关起自己,开始了破译的“冲刺”工作。破译成功后,她要带走汪林,并不是真想与他生活在一起,更不可能与他结婚,不过是为了还其本来的工作、职务等等。中国从古到今有多少达官贵族、显赫名人、英雄豪杰的男子汉能在两性问题上像黄依依这样一个弱女子对自己做过的事负责到底?!就这方面而言,依依也不愧是个天才!
黄依依待人真诚,心地善良,并经常努力地救助他人于危难之中。她虽成就显赫、享有盛誉、社会地位很高,有时也爱玩笑般地在别人面前表现表现自己,但实际她很平易近人。她从不愿意让别人称她什么“研究员”、“博士”、“教授”等等;她与助手小查姐妹相处,无话不讲;她几乎和701警卫连每个战士下过棋;她虚心向食堂小工人学会了“田耕棋”;她看到机要员张国庆丢失了正准备给家人的汇款而痛哭时,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她成为了701的“神”,可以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时,她并没有利用这一特权为自己提过一点一滴,而她看到张国庆的儿子弄丢了两页机要文件组织上不能很好的处理张国庆就重重的处理了他的妻子刘丽华和儿子(她们被开除工职、停学,送回原籍过着吃不饱穿不暖、孩子不能受到正式教育读书的日子)时,她伸出了救助之手,向组织正式提出了“调刘丽华回701医院上班”的要求。她可怜他们一家三口;她觉得“不应因为一个七岁孩子犯下的错误而让全家人付出一生的代价”;她不畏别人和组织上的怀疑;她不计刘丽华以前恶毒谩骂诬蔑过她的前嫌,以德报怨,救助她们于危难之中。然而,依依这一善举并不能感化作为中国世俗典型的代表刘丽华,最终未能逃脱悲剧命运,还是被刘丽华“暗算”了,使自己成了植物人,结束了天才的年轻的生命……。
黄依依,一块晶莹透明的美玉,她是内外美的和谐体现。虽然她在追求安在天时,有时表现得有些无度、失控,在汪林问题上她不该自虐、恶性循环,但那些都是枝节问题,瑕不掩玉,不会使之失去美玉的价值。人无完人,唯有像依依这样的“残缺美”,才会使人感到真实再现、触手可及、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有人说黄依依是一株“罂粟花”,有人说黄依依是那个年代的一枝“奇葩”,有人说黄依依是“有问题的天使”,而我却说黄依依是“中国的维纳斯”!唯有“残缺美”,才能教人理解真正的“美”!作者怀着对天才的崇敬心情,用黄依依这一艺术形象为中国天才谱写了一曲“真、善、美”的颂歌,同样也是以她的悲剧结局表现了自己对中国世俗的恐惧、厌恶、憎恨和批判!
我深信,剧中“黄依依”这一艺术形象必将成为中外文苑中独树一帜、永开不败之花,《暗算》剧也会成为近些年来可以与国外影视媲美的一部中国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