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用电脑操作系统——“银河麒麟KYLIN”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采用的是一种层次式的内核结构,该结构介于单一模块内核结构(如Linux)和微内核结构(如CMU 大学的Mach)之间。这种层次式结构从逻辑上来看,主要是由具有Mach 风格的基本内核层、具有BSD 风格的系统服务层和具有Windows 界面风格的桌面环境组成,前两层在核态运行。在系统服务层中,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实现了支持POSIX接口和LSB(Linux Standard Base)接口的Linux 应用兼容层,从而保证Linux 应用程序的目标代码在银河麒麟上能够直接执行。银河麒麟之所以采用这种层次式的内核结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发展角度考虑的因素。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从1992 年开始,银河巨型机的体系结构从向量机巨型机向大规模并行计算机转变,因此银河巨型机操作系统的技术路线,也从专用的向量巨型机操作系统,转变为采用Unix 操作系统。由于巨型机采用大规模并行的体系结构,一台巨型机通常包含成百上千个CPU,一般分为计算节点、I/O 节点和服务节点。计算节点主要完成计算任务,功能单一,但对降低系统开销的要求十分高,最适合的操作系统是精简内核的操作系统。I/O节点主要承担系统的输入输出工作,从操作系统角度,可以理解为一组专用的I/O 功能服务器,最适合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定制剪裁的Unix 操作系统。服务节点提供用户上机所需的一切环境,最合适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完整的Unix 操作系统,上层软件的支持要丰富。为了适应不同节点的功能需求,当时的银河机操作系统就采用了这种层次式内核结构,基本内核层以CMU 大学的Mach 为原型www.cs.cmu.edu/afs/cs/project/mach/public/www/mach.html,并结合Open Software Foundation 的OSF/1 操作系统内核技术,在当时128 个MIPS R4000 CPU上实现了全64 位的操作系统基本内核层,包括存储管理、并行优化调度、Mach 特有的Port通讯机制等。同时课题组还利用CMU 大学提供的BSD Server 实现了系统服务层,但在实际测试中发现当时的BSD Server 过于简单,而且还存在大量的Bug,只是提供了Mach 内核和BSD Server 对接技术,离实际应用还存在较大距离,而当时国际上USL(Unix System Laboratory)的UnixSVR4.2 操作系统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且具有丰富的应用软件,为此课题组与英国Unisoft 公司合作,一起完成了UnixSVR4.2 的移植工作,并最终自己实现了Mach 的基本内核层与BSD 的系统服务层对接。这样银河操作系统内核中包含基于 Mach 的基本内核和基于BSD 的系统服务,计算节点运行基本内核,I/O 节点运行基本内核和部分IO 功能服务,服务节点运行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下载地址 [URL]http://www.[/URL]
KYLIN-2.1-1A.iso :[URL]http://220.169.30.235/pub/Kylin-ISO/KYLIN-2.1-1A.iso[/URL]
KYLIN-2.1-1B.iso :[URL]http://220.169.30.235/pub/Kylin-ISO/KYLIN-2.1-1B.iso[/URL]
" border="0" />
" border="0" />
" border="0" />
[[it] 本帖最后由 flyue 于 2008-3-15 21:06 编辑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