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业界新闻 | 小组 | 威客 | 人才 | 下载频道 | 博客 | 代码贴 | 在线编程 | 编程论坛
欢迎加入我们,一同切磋技术
用户名:   
 
密 码:  
共有 1117 人关注过本帖
标题: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冤将
只看楼主 加入收藏
百年不亮
Rank: 3Rank: 3
等 级:新手上路
威 望:8
帖 子:789
专家分:0
注 册:2006-4-14
收藏
得分:0 
[QUOTE] 3、袁崇焕杀毛文龙之恶果
    
    袁崇焕杀毛文龙造成如下几个恶果,
    第一、
    开官员将领自行其是,破坏国家法制之先河。
    
    无论毛文龙有没有罪,该不该杀,都应该由国家来决定,由中央政府来决定,而并非是他袁崇焕一个人来决定。这点是相当重要的!保持中央的权威性,这是必须的。否则势必造成各个地方官员,各个边镇将帅,自行其是,在重大决策上擅自主张。结果是客观上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上下一盘散沙,力量无法协调统一,甚至互相内讧窝里斗。后果不堪设想!由中央来决定一些重大问题,表面上可能暂时带来效率的损失,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唯一正确的道路,甚至是决定一个政权,一个国家生死存亡命运前途的问题。
    
    宋朝明朝好不容易解决了唐朝军阀割据,地方分裂的局面,明朝更在宋朝的基础上完善体制,严密化了国家制度。而袁崇焕却利用皇帝对他的信任,从根本上破坏国家制度,这样的行为确实是相当恶劣。一旦这个头一开,这个先例一开,既然袁崇焕可以这么做,那么以后类似级别,类似地位的官员将领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做?(事实上,后来南明政权确实类似事件不断发生)如果大家都来这么一套,看某个官员某个将领不顺眼了,就自己罗织罪名,把他杀了,那么这个政府还怎么维持下去?
    
    袁崇焕手中是有尚方宝剑,但毛文龙手中也有尚方宝剑,如果袁崇焕认为自己有权力杀毛文龙,但毛文龙是不是也可以同样认为自己可以杀袁崇焕?而且尚方宝剑是派什么用的?尚方宝剑的作用是当军情紧急,需要马上处理,如果上报朝廷,上报皇帝,延误军机,这个时候才是需要用尚方宝剑。而不是在明明有充分的时间奏报朝廷的情况下,为了避开朝廷的管理,而自己去滥杀一个看不顺眼的官员将领!然后再去逼着政府去认可这个既成事实!
    设想如果在现代社会,一个军区司令未经政府同意,就擅自罗织罪名把一个高级政府官员或者一个军队高级干部枪毙了,这是什么后果?这样的行为会得到什么处罚?不要说是在中国,就是在任何其他的西方国家,这样的做法导致的结果都是相当恶劣的!
    
    第二,
    造成了皇帝和大臣们之间彼此的不信任。
    要知道崇祯刚开始任命袁崇焕的时候,是给予了他最大限度的信任。几乎到了袁崇焕要什么就给什么,袁崇焕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地步!袁崇焕说五年可以平辽,那好,就相信五年可以平辽;袁崇焕说要撤消辽东巡抚的建制,那好,就撤消辽东巡抚的建制,说要撤消登莱巡抚的建制,那就撤消登莱巡抚的建制;此外要银子给银子,要粮饷给粮饷,要信任就给信任。公道地说一句,崇祯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去给袁崇焕所要求的一切。
    然而在袁崇焕方面呢?他是连一个基本的信任都不肯给皇帝!他真要杀毛文龙,那也可以。但既然皇帝这么信任你,你总应该把毛文龙为什么要杀,把非杀不可的理由开诚布公的告诉崇祯吧,如果说的合理,崇祯未必没有同意他的可能!然而袁崇焕不,他似乎认为信任只是单方面,只要皇帝信任他就可以了,他用不着去信任皇帝。他大概知道,如果他告诉崇祯,崇祯是不会让他去杀毛文龙的,于是一切都是瞒着崇祯进行的。等到把人都杀了,然后再来告诉皇帝,逼皇帝承认已经发生的事实。
    
    这样的做法实在令人齿冷!即便是平常普通的朋友之间,信任也从来不可能是单方面的,都是必须是双向的,否则这种信任关系是根本无法建立起来,纵然建立起来,也根本无法维持下去。然而到了袁崇焕那里,却成了只有崇祯信任他,而他却对崇祯没有基本的信任,自己想要做什么事情都要瞒着崇祯!再看看他信誓旦旦的要崇祯对他如何如何信任的话,那不是成了笑话,成了愚弄人么?你自己都不信任崇祯,又让崇祯怎么来信任你?疑忌一开,万事皆去。袁崇焕连这种基本的道理都不明白,还有何话可说?
    
    由此造成的恶果是,崇祯很难再保持对大臣的信任了。如果连袁崇焕这样一向以品德高尚著称的人,都这么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都这么喜欢欺瞒他,那其他等而下之的,又谈什么信任呢?在国家危急的关头,皇帝和大臣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就很难同舟共济,很难把事情办好了!
    
    这个问题崇祯是没有责任的,他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忧国爱民的少年,把国家兴亡的重担挑在了自己肩上,现在十七岁的还是孩子呢,可能还在打游戏吧。崇祯付出了自己的信任,得到的却是愚弄和欺骗,心情可想而知。这个责任显然应该是袁崇焕来负担。
    
    
    
    第三,造成了官员与官员之间,将领与将领之间,将领与官员之间,以及底层武将士兵和上层官员之间的不信任
    
    过去明朝的文官之间也内斗,但无论内斗激烈到什么样的程度,最后矛盾解决还是依靠中央朝廷的法令,杀谁贬谁都是通过政府来决定的。可是袁崇焕倒好,自说自话就把一个于国家有功,镇守要害位置的将帅不动声色给杀掉了。他让那些不隶属于他的将领怎么想,让那些原本在毛文龙手下镇守皮岛的将领们怎么想?让底下的士兵怎么想?知道的说袁崇焕本心是为了国家,不知道的就只能认为他是在诛杀异己了!如果明朝内部官员和将领之间相处,都要这么提心吊胆,都要随时提防以免一不小心就被自己同僚或上司给杀掉,那还怎么抵御外敌,还怎么齐心协力?
    以后南明好几次功败垂成,实际上都是自己人和自己人在互相内讧。本来集中在中央层面的争斗就直接向地方上,向军队扩散,造成各地方,各支军队之间互相勾心斗角,争斗势力,争夺地盘,甚至自相残杀!大部分的力量都消耗在内斗中,反而让满清渔翁得利,火中取栗。可以说袁崇焕开的这个极为恶劣的头,难辞其咎。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外敌,反倒一上任就急着杀自己人毛文龙,只能说是恶劣到无以复加的做法。
    
    我们常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袁崇焕的做法则是把本来就是自己一边的力量也要打击瓦解,推向对立面,真是愚之至极!
    
    第四,不惜人才,赏罚不明
    
    毛文龙无论从什么角度上说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要说他未必有袁崇焕给他罗织的那些罪名,即便这些罪名真的落实,在当时的非常情况下,这样的人才也绝对是不能杀的。不要说毛文龙本身就是一支打击后金的重要力量,就算他本来是站在后金那边的,只要有机会有可能,这样的人才也绝对应该争取过来。当年如曹操如刘邦等是怎么用人的?千军易求,一将难求。不要以为人才多得很,杀了一个,就可以有第二个。有些人就是无法替代的,杀了一个,就绝对找不出第二个来!而毛文龙正是这样一个无法替代的人!袁崇焕昏聩就昏聩在,他似乎认为毛文龙这样的人没有多大的本事,之所以占据皮岛,不过是出于侥幸,杀了就杀了,随便找个人代替就行了。按照这样的想法去杀人,用人,只能是自取其祸!
    
    其次抛开这点不说!毛文龙于明朝绝对是有大功的。可以说皮岛之所以能有当时的局面,完全是毛文龙一手开发出来的。当初毛文龙仅仅率领着二百人,几乎完全凭借自己的谋略和胆识才在后金分裂分子的后方开辟出这样一个战略要害的据点。这样的大功劳,任凭用什么理由都无法抹杀。就算毛文龙真有袁崇焕给罗织的那些罪名,仅仅凭着这样的功劳,将功抵罪也是足够了。然而袁崇焕说把他杀就把他杀了。那些和毛文龙一起在辽东浴血拼杀,开拓出这样局面的将士怎么想,那些被毛文龙救到岛上的辽东百姓究竟怎么想?能不寒心么?尽管袁崇焕在杀了毛文龙之后,还举行了祭礼,还惺惺作态的说“昨斩尔,朝廷大法;今祭尔,僚友私情。”。但这样的把戏只能骗骗小孩而已!效果只是适得其反,因为虚伪做作,更增加毛文龙部下的厌恶反感的程度!所谓的朝廷大法,是哪个朝廷大法?难道是朝廷让你袁崇焕来杀毛文龙的么?至于说“僚友私情”,他和毛文龙之间又有什么“僚友私情”可言?祭奠出于真情,或者还能感人,如果全然虚伪,那无疑是让那些原先隶属毛文龙的部下心中更加愤怒!后来叛乱的原毛文龙部下孔有德等人写信给明军将领黄龙的时候就表达了他们对毛文龙有功反被杀害的真实看法“南朝君昏臣奸残害忠良毛帅既忠且勇尚遭屠戮”。这里的孔有德所谓的君昏实在是冤枉了崇祯,而这个臣奸恐怕就要落实在袁崇焕头上了!
    
    事实上在满清初期三个封王的大汉奸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是原先属于毛文龙的部下。他们在充当满清的忠实走狗,侵略中国的过程中都起到独当一面作用的。虽然这三个大汉奸,坏事做尽,狗彘不若,但他们统兵打仗的能力是不容否认的,在后来满清侵占中国南方的战争,这三个人起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仅仅是毛文龙的三个部下,仅仅是区区的几个小岛上,就出了满清的三个王,毛文龙本人的才干能力就更可想而知。汉奸也不是天生的,如果毛文龙不死,这些人都没有理由去投靠满清(事实上他们当中不少人的亲人都死于后金的屠刀之下)。仅仅从这点袁崇焕杀毛文龙造成的后果之恶劣就可见一斑!有种观点认为,如果袁崇焕不死的话,这些原毛文龙部下是不会投降满清的。但这种说法恐怕令人难以置信,袁崇焕本人是杀掉毛文龙的罪魁祸首,而毛文龙部下集体投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毛文龙无辜被杀,如果袁崇焕不死,他真能节制住这些人么?恐怕连袁崇焕自己都没有这个信心!
    
    第五,开了滥杀官员将领的风气
    
    如果袁崇焕真的认为毛文龙有罪过,于国家有害,非杀不可。至少也不应如此草率行事,毕竟是一条人命,当慎重。首先应奏明皇帝,诉说自己认为毛文龙当杀的理由,其次应该给予毛文龙机会。如果在以后和后金分裂分子的作战中,毛文龙确实妨害战局,大家有目共睹,皇帝也认识到这点,这时候处置毛文龙可谓名正言顺。
    
    然而袁崇焕却似乎一点等不得,似乎已经把毛文龙等同于敌人对待,非要心狠手辣,眼疾手快除掉才乘心如意。结果他是害人害己。他如此心狠手辣的处置毛文龙,是开了一个恶劣的头,最后反噬自己。皇帝此时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少年,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心性未定。袁崇焕的做法若说在潜意识里没有造成对皇帝的影响,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以后的情形就往往是将领官员一有过错,就有生命危险,这样的风气下,人人自危,不敢任事,事情就难办了!
    
    拿袁崇焕的做法和万历皇帝比起来,就可以看出差距!万历的做法是,第一,决不轻易听信人言。一切靠实践来检验!万历三大征好几次一开始神宗起用的那些人都受到诟病非议,弹劾不断,但他并不因此就轻易调换,而是仍旧给这些人机会。当实战表明,这些人确实不行,导致情势被动,甚至战败,万历仍旧不调换,而是做两件事情,一是指出这些人所犯的错误,进行严厉谴责,第二继续给这些人改正的机会,并且设法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扭转形势。如果给了这些人机会,这些人还是不行,那就雷厉风行,毫不犹豫的果断换人。
    
    万历做法,表面看,似乎效率不够高。明明已经有许多人说这个人不好了,不能用了,你为什么还坚持用他?明明这个人已经犯了错误了,为什么还不马上惩罚他,撤换他?但实际上只有按照万历的做法,才能实现不冤枉浪费一个有用人才,也不放过一个无能庸劣之辈,最大限度给每个人以表现和施展的机会,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也决不会因为滥杀而造成人人自危,不敢任事的局面!这才是万历三大征胜利的关键。
    光就用人而言,袁崇焕等一大批明朝官员需要向这个被他们鄙视唾骂的皇帝学习的地方还多的很。而按照袁崇焕的做法,仅仅凭借流言,不经过审讯就轻易把一个有大功劳的前方大帅咔嚓点了。即便是他加在毛文龙头上的罪名全部真实,这种做法也是极端恶劣愚蠢的!这无疑打开了滥杀的大门,这个门一开,形成习惯,那最后他自己也只能被卷进去!
    
  
    [/QUOTE]
2007-06-18 13:49
百年不亮
Rank: 3Rank: 3
等 级:新手上路
威 望:8
帖 子:789
专家分:0
注 册:2006-4-14
收藏
得分:0 
[QUOTE]4、崇祯杀袁无可指责
    
    不管有多少后果,总而言之,毛文龙就是这么被袁崇焕不明不白的杀掉了!史书中记载,当崇祯听到消息时,“帝骤闻,意殊骇”[50],也就是相当惊骇可以说是惊恐震动。也难怪这位才十八岁的少年如此惊骇。他赋予袁崇焕如此巨大的信任,本意是让他收复国土,为国立功;没想到此人一上任,大功未建,寸土未收,首先做的事情居然是自相残杀,拿己方有功之帅开刀;他也没想到,自己给予袁崇焕如此巨大的信任,袁崇焕对他却是连半点基本的信任都不肯给,这样事关全局的大事,居然在事先半点都不向他这个皇帝透露一声,把欺瞒愚弄当作手段,用权术计谋来回报信任。对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来说,这确实足够让他惊骇了,但惊骇归惊骇,现在毛文龙杀都已经杀了,还能怎么办,还能把袁崇焕也抓起来杀了么?这样的话,辽东局势又如何收拾?如果真如袁崇焕所说了,杀了毛文龙,于国家有利,那再因此而惩罚袁崇焕,岂非得不偿失?
    
    
    于是,就在几乎等于被袁崇焕胁迫逼持的情况下,崇祯皇帝不得不追认了杀毛文龙的合法性。但他内心这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滋味一定是非常不好受的!现在的十八岁少年恐怕多半还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的阶段,而当时十八岁的崇祯从国家大局出发,做了如此的克制让步,也实在是难能可贵了!
    
    
    当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袁崇焕也好,崇祯也好,两人都是心知肚明!虽说崇祯在袁崇焕的要挟下不得不追认杀毛文龙这一行为的合法性。但这一件事情远没有到此结束。在两人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彼此心领神会的契约,那就是如果最后的事实证明,杀了毛文龙,确实对国家有利,或者说至少是没有什么危害,那么这件事情确实这样就可以算完了,崇祯也不会再进行追究,但如果事实证明,杀毛文龙是杀错了,对国家造成了严重危害,那么袁崇焕就必须要拿出自己的命来赔偿毛文龙!这个隐含的契约,崇祯没有明说,但袁崇焕自己心里却是再也清楚不过了!这也是为什么袁崇焕在杀毛文龙的时候说“我若不能恢复辽东,愿齿尚方以谢尔”,而在事后,他在给皇帝的奏疏中又一再强调“臣不能成功,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2]p794。
    
    
    遗憾的是,事实几乎很快就做出了回答,杀毛文龙是杀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仅仅在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的四个月,后金军队主力就长途远征,绕道从蓟门一带入关,直逼北京城下。正如当初熊廷弼在辽东,朝廷内的那些文官看他不顺眼,觉得熊廷弼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在那里收拾收拾,整顿整顿,也没看见他攻城克地,换一个人照样能干,于是很自信很轻松地就把熊廷弼撤换了下去,结果这一撤换就是辽东的全线崩溃!同样现在袁崇焕等人看见毛文龙也觉得很不顺眼,不就是占据了海上几个岛屿么?有什么了不起,还居然敢这么不听话。把他杀了,换一个听话服帖的人更好。结果把毛文龙一杀掉,仅仅就四个月的时间,后金军队几乎是立马出动,置老巢于不顾,长途远征,毫无顾忌!
    
    关于毛文龙之死和后金主力长途远征绕道蓟门入关之间的关系,当时的明朝官员就已经有人指出,比如王在晋说“袁崇焕中奴之诱,先杀毛文龙,除奴肘腋之患。已巳之变虏遂以蓟镇深入,薄都城,舍山海,而以蓟宣为屡犯之孔道。向使袁崇焕……不杀岛帅则奴顾巢穴,必不敢长驱而入犯。”[60]
    
    《明史》中的一句话,更是把这里内中关系,表露无遗:“文龙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50]。大家仔细回味这句话,满清统治者对毛文龙没有任何好感,甚至在修史作传的时候,处处刻意贬低。但在这个地方,却偏偏在“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之前,加上了“文龙既死,甫逾三月”这八个字,这是什么意思?这无疑就是说满清政府官方承认,毛文龙对后金政权有着重大的牵制作用,只有毛文龙死了,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才敢于也才有可能“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毛文龙之死和后金主力长途远征绕道蓟门入关之间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这点应该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因为连当事者后金政权以及其后继者对这一点都不否认!
    
    
    CAPO在其《崇祯二年己巳之变》一文中对此的分析是颇有说服力的,为了方便未读此文之人了解,不妨摘录如下
    “
    崇祯二年六月初五,袁崇焕以议饷为名,把毛文龙骗到双岛,出尚方剑杀之。仅仅过了七天,六月十二日,皇太极便在沈阳宣布将要伐明:“定当整旅西征”,并命蒙古各部准备粮草兵马到时会师。皇太极特地说明:‘此朕意也’,并征求各人的意见。
    是什么让皇太极做出了伐明的决定?又为何刚巧赶在毛文龙被杀之后?难道是巧合吗?我认为不是的。因为皇太极在东江皮岛有奸细,有书信来往之人,他对于东江军的消息是非常灵通的,对毛文龙死这么大的新闻绝不可能不第一时间得报。先不论其中有无因果关系,至少皇太极伐明的决定是在他得知毛之死讯后才做出的。
    毛文龙生前即与皇太极有过多封书信来往,这其中有一部分至今仍有残档留存,……在满文老档中最后有一封信件,一直被误归于毛文龙名下,但其中有“……遂以毛总兵官蓄意叛逆,即密告袁都司杀之。我以告叛有功,升为副将职。”的句子,明显可以看出写信之人并不是毛文龙。相反,他是在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死之后写这封信的,并自称毛被杀是因为他密告的结果。
    写这封信的究竟是谁呢?综合各种情况来看,应该是当时从后金逃归东江之刘氏七兄弟中的一个,最可能是老二刘兴祚或者老五刘兴治不管是哪一个,他都在毛文龙死后掌管了皮岛的一半权力。这封信里又写道:“我虽在此地兼职,而归回彼地之心常存也。”“请赐我誓书一道,共同起事,我将乐于做事。”等语,显然此人正在谋划归降皇太极,……。由此看来,皇太极实在可以放心出征,因为皮岛本来就实力不强,现在更是绝不会再来找麻烦了。难怪他一得知毛文龙被杀,马上就做了出发的决定。
    这里并不是说,只要毛文龙不死,皇太极就一定不会出兵。毛文龙部究竟有多少牵制作用,现在只能推测。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后金的攻击范围并未超越宁远一带,也从没有出师数个月而不归的情况出现过。但我们完全可以合情合理地说,毛文龙被杀事件推动了皇太极出兵的决定,解决了他最后的后顾之忧。
    ”[61]
    
    对于袁崇焕杀毛文龙的行径,毛文龙的后代在满清成功侵占中国以后痛心疾首地说“将军虽牵制,仍厚图进取,以邀干城。而关宁诸大臣见大清兵不即前,忌牵制之劳,疑大清师本易与,无他长,纷纷讲东事,反谓毛帅跋扈不受节制,将有患。……欲黜东江者,动之糜帑,裁其兵。久之,即谓其帅亦可裁耳,于是恶之者不至去毛帅不止”[2]p796
    值得一提的是毛文龙的儿子。毛承斗,“改名珏,隐居钱塘。清初大将军(即毛文龙)故部曲多为元勋,爵为王公,争遣便迎珏,礼之甚恭,数欲荐珏为大官。珏固辞曰:‘愚不任官事,且惧违先将军志也’”[62]父亲被无辜枉杀,入清之后,仍旧能秉承父亲遗志,保留民族气节,不仕清廷,这足以令人感动!
    
    到了后金绕道蓟门,长驱直入关内的时候,就算是袁崇焕本人恐怕也知道他杀毛文龙是犯了一个何等巨大的错误!后金寇虏兵临北京城下,他急忙率军赶来救援,崇祯平台第二次召见他,劈头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尔擅杀大帅,以今日又不能扞御,恢复之言何在”[131]p9
  。按照史书记载,袁崇焕面对崇祯的这一质问,做出的反应是“并不能对”。也就是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应该注意袁并非是反应迟钝,不善言辞的人。从他平定缺饷乱兵,以及赴双岛杀毛文龙的过程来看,说他反应敏捷,言辞利落,善于应对紧急情况,应该是符合事实的。然而此时面对崇祯的质问,他竟然一句象样辩解的话都说不出口。可见此时,他自己都知道,杀毛文龙是杀错了,不仅错了,而且错的离谱。崇祯等了半天,看见他惭愧惶恐,说不出话来,于是“命下锦衣狱”。
    
    所谓崇祯是因为中了反间计,听信了几个从清军那里放回来的太监的话,这才把袁崇焕抓起来,并最终处死,这不过是一派胡言。这种神话是满清统治者刻意制造出来,目的不过是让人们相信明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崇祯皇帝太昏庸,错杀忠良,通过美化抬高袁崇焕,极尽煽情之能事,以便让一些无知人产生对明朝和明朝皇帝痛恨,得出结论明朝不亡没有天理。满清自然入寇中原,自然就成了顺天应人了!
    设想一下,如果崇祯皇帝真的听信所谓袁崇焕已和后金勾结的太监传言,怎么可能只抓袁崇焕一人,而不抓袁崇焕的助手祖大寿,难道说涉及通敌叛变的事情,仅仅只有袁崇焕一个人的参与?那可能么?稍微有点智商的人,就能明白其中破绽。
  
  (关于崇祯是否中反间计,可参看[63]中的考证。另外这里可以补充一段担任崇祯时期锦衣卫指挥的王世德所著《崇祯遗录》中的记载“先是,巡捕营获一木工,云崇焕谋反,以为谍事下镇抚司。掌刑指挥李若琏訇得其枉,奏之,复下锦衣卫以为实。于是喧传崇焕谋反,人人切齿,及行刑,百姓脔食其肉。崇焕误国之罪无所逃,以为谋反,冤矣。”
  “都下流言皆出三大营官军,一人造谣进营,传之一队,一队传一营,一营遍传部下,不三日传之内廷,达御前矣。大臣黜陟,往往由此。朝廷以为舆论无私,不知其由于匹夫之恩仇与奸人之反间也”[131]p9
  逐个段话在理解上有歧义。按照我的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是,巡捕营抓到一木工,这个木工说袁崇焕谋反,于是就把这个木工当成间谍抓到镇抚司去,掌刑指挥李若琏经过审讯后,认为这个木工是冤枉的,不是间谍。于是又把这个木工交给锦衣卫,锦衣卫经过审讯以后,认为这个木工确实是间谍。但这个时候说袁崇焕谋反通敌的谣言已经散播出去,不胫而走,导致“人人切齿”,但就明朝政府审理的结果而言,只认为“崇焕误国之罪无所逃”,说他谋反是绝对冤枉的
  )
    
    至于袁崇焕究竟应不应该杀,我的看法是当时的情况下确实不应该杀。但之所以不应该杀,并非是袁崇焕罪不至死,若论罪过,判处袁崇焕三次死刑,也不算冤枉他。妄杀毛文龙这一点就够判处他死罪的了;此外卖大批粮食给和后金勾结的蒙古部落,在崇祯皇帝严令斥责后,还以各种借口支吾搪塞,这一点又够的上死罪;还有后金绕道蓟门入关,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他在事前竟然一无所知,完全如同瞎子一般,直到别人在关内打了起来,才连忙回救,也不知道他这个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究竟是怎么当的?在情报间谍工作方面,几乎全部是空白!如果毛文龙在的话,绝对不至于如此。这一点又足够以渎职罪判处他死刑了。
    
    如果从法律的角度上说,无论怎么算,象袁崇焕这样的情况,都难逃一死,甚至可以说死有余辜!但我又为什么说他在当时不应该杀呢?还是那句话,爱惜人才。袁崇焕的才能并不适合大权在握,担任总揽全局的负责人,否则必然坏事,这一点事实也证明了!但他并非是个一无是处的草包,在许多方面还是颇有才干的。训练军队,防守城池,甚至指挥一支队伍进行小规模的野战,这些他还都胜任。在当时的情况下,象袁崇焕这样的人才也自有其价值,轻易杀掉也是可惜了一些。而且人也是会成长的,经历过这次失败挫折,袁崇焕以后自然也能收敛成熟一些,以后或许能有更大作为,也未定。再者,不杀他,对安定军心也有好处。总之不杀的利益比杀掉的利益大。当然这也是针对当时战争状态的情况下而言,如果和平时期的话,那为了严明法纪,袁崇焕的罪过是只能用判处死刑来惩罚的。
    
    当时一些大臣的看法也是袁崇焕论罪当抓当杀,但在当时就把他抓起来杀掉,则不太适宜,比如曾经担任崇祯皇帝老师日讲官文震孟说“袁罪当诛,此非其时也”[64]
    
    事实上崇祯抓了袁崇焕之后,确实也曾经有把他再放出来,让他戴罪立功,将功赎罪的想法。他就曾经在一份给袁崇焕辩护的奏疏上批复说“袁崇焕询问明白,即着前去边塞立功,另议擢用”。但事实上,这个时候决定袁崇焕生死,已经并非崇祯皇帝个人意志所能作用,无论民间舆论还是朝廷内部文官的舆论,都已经到了不处死袁崇焕则不足以服众的地步!这也是为什么袁崇焕在崇祯二年十二月一日被抓,却一直到了崇祯三年的八月,才最终有了一个处理结果。
    
    崇祯处死袁崇焕不能说半点错都没有,但这个错误决没有某些人夸张渲染的那么大。论罪,严格按照法律,袁崇焕本就应该被处死,估计连袁崇焕本人都不会觉得自己冤枉,即便他到了九泉之下恐怕也愧对被他冤杀的毛文龙。不杀掉他,则是法外开恩。明朝的最终灭亡,绝不是如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因为杀掉了一个袁崇焕,自坏长城,要说真的自坏长城,那袁崇焕杀毛文龙倒是真的可以说自坏长城了。
    
    总而言之,在杀袁崇焕的问题,崇祯有小错,但并无大错。有些人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甚至将其当成导致崇祯亡国的一大罪责,那可以说是颠倒黑白。
  
  5、对袁崇焕的客观评价
  
  袁崇焕是一个品德相当高尚,无私无畏的人,这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他的悲剧也正在于因为他品德高尚,问心无愧,所以做事的时候,自认为国公心,毫无顾忌,结果在做错误的事情的时候,也是那么理直气壮,也是那么坦荡自如。这也是明代一些自命为君子者的共通的悲剧了。如果有点私心,反而不至于这么胆大妄为
  
  这里摘录两首南明抗清烈士黎遂球(1602-1646)关于袁崇焕的几首诗算是对这一位悲剧人物的悼念
  
  
  《周蔚宗将军铁如意歌》
      
      将军示我铁如意
      上有河图八卦之方位,下有忠肝义胆两行字
      将军泪垂乃相示.双手击案头捣地
      此物君知从何来?故督袁公良痛哉!
      军中持携不释手,将军帐下曾相陪
      惊传虏自蓟门度,督师驰保都门连营城下住.
      转战杀伤虏王子,**如斗矢如雨.
      却别将军行军中,令执如意毋相从,
      忽然督师罪以谋逆磔西市,讹言蜂起多雷同。
      督师身碎骨无处,此物独存将军所.
      曾携入闽舟覆没,觅之即得如能语.
      会须将军杀尽[][][]后,绘容赐券入九阍,手持如意动至尊"
  
  《陆将军行(赠震湖都护)》
      陆将军,环走边庭如己屋
      醉卧每枕死虏头,长啸能呼战鬼哭
      往时赤脚向朝鲜,剑气直射须眉前
      ……
      掀髯上马突入营,拍鞍大骂都无说
      掉舌如刀不畏人,天生虎力能捍身
      世人尽议袁毛事,可怜双眼曾看真?
      将帅交摧相印解,当时重足群相戒
      丈夫血愿洒沙场,安肯囚冠坐疲惫
      唉然叹息还乡里,扁舟老挟贤公子
      秃袖重为海外游,歌舞筵前认君是
      夜听琵琶如听筑,把酒低头看髀肉
      何人再得将军笑,直使奴虏向山哭[/QUOTE]
2007-06-18 13:50
百年不亮
Rank: 3Rank: 3
等 级:新手上路
威 望:8
帖 子:789
专家分:0
注 册:2006-4-14
收藏
得分:0 
你灌水就会发这个:

现在连道哥都知道做事要专业,你水区斑竹灌水咋就不专业捏
2007-06-18 13:56
s778899
Rank: 1
等 级:新手上路
帖 子:1238
专家分:0
注 册:2007-5-28
收藏
得分:0 
以下是引用百年不亮在2007-6-18 13:56:48的发言:
你灌水就会发这个:

现在连道哥都知道做事要专业,你水区斑竹灌水咋就不专业捏

你才发现?


我爱琪琪!
2007-06-18 14:06
求知之声
Rank: 2
等 级:新手上路
威 望:5
帖 子:3021
专家分:0
注 册:2006-3-13
收藏
得分:0 

为什么没没有一代战将白起,当之无愧的战争之神,杀人最多将军 !!


人生是没有终点 征战才能生存,退缩就等于死亡,为了胜利,为了荣誉,进攻,进攻再进攻!!
2007-06-18 22:36
求知之声
Rank: 2
等 级:新手上路
威 望:5
帖 子:3021
专家分:0
注 册:2006-3-13
收藏
得分:0 
    无论怎么说,袁崇焕 都是一名有才能的人.如果国内不乱,满清纵有百万之众,也不要妄想攻入中原.

人生是没有终点 征战才能生存,退缩就等于死亡,为了胜利,为了荣誉,进攻,进攻再进攻!!
2007-06-18 22:39
live41
Rank: 10Rank: 10Rank: 10
等 级:贵宾
威 望:67
帖 子:12442
专家分:0
注 册:2004-7-22
收藏
得分:0 
我觉得 岳飞大侠最冤枉,连罪名都没有
2007-06-19 00:50
xu2000
Rank: 9Rank: 9Rank: 9
等 级:贵宾
威 望:51
帖 子:3890
专家分:56
注 册:2006-4-8
收藏
得分:0 
我不相信毛文龙之事。

我会拿出我全部的钱财,以保你衣食无忧。我会献出我所有的智慧,以助你一帆风顺。我会想到所有的笑语,以令你展眉开颜。我会挤出最长的时间,以使你终生幸福。        [本人原创的结婚宣言]
2007-06-19 01:34
大嘴先生2
Rank: 1
等 级:新手上路
威 望:2
帖 子:815
专家分:0
注 册:2006-4-17
收藏
得分:0 
以下是引用千里冰封在2007-6-18 13:33:00的发言:

这个说法有点过分哦
毛主席还是可以镇压牛鬼蛇的....
要不他一走现在就这样?


骑白马的未必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有翅膀的未必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
2007-06-19 07:38
千里冰封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来 自:灌水之王
等 级:版主
威 望:155
帖 子:28477
专家分:59
注 册:2006-2-26
收藏
得分:0 
还真有这种牛鬼?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2007-06-19 09:23
快速回复: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冤将
数据加载中...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编程中国 | 清除Cookies | TOP | 手机版

编程中国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Discuz, Processed in 0.021931 second(s), 7 queries.
Copyright©2004-2025, BC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