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到地上就没了,那降雨量如何算?
降水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灾害。因此,人们需要知道一次雨或雪降下了多少水,也需要知道一年、一季或一月里当地下了多少雨(雪)。这样,就需要测定降水量。在我国民间,通常用下了几指雨或几寸雨(即渗透到土壤里几指深或几寸深)来说明一场雨的大小。这种办法对于粗略估计当地旱象缓和程度等是可以用的,但是它得到的资料不够精确,也不易互相比较。因此用雨水渗透深度来表示降水量,是不够科学的。
为了使降水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比较性,气象观测规范中规定:降水量指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
测定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承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有雨时,雨水过漏斗流入储水瓶。量雨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冬季降雪时,要把漏斗和储水瓶取走,直接用承雪口和储水筒容纳降水。测定降水量时,把储水筒取出带到室内,待筒内的雪融化后,倒在量杯里,再读取降水量数字。
这样,无论是液态或固态降水的降水量,都是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这样测定就比较精确,而且便于相互比较,并能求出总量。
还有另外一些测定降水量的仪器,例如可以作连续记录的虹吸式雨量计,可以遥测的翻斗式遥测雨量计等。它们的原理和上述的一样,只是分别增加了自记装置和传递信息的装置罢了
说明图解: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