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业界新闻 | 小组 | 威客 | 人才 | 下载频道 | 博客 | 代码贴 | 在线编程 | 编程论坛
欢迎加入我们,一同切磋技术
用户名:   
 
密 码:  
共有 563 人关注过本帖
标题:5件Win10旗舰能做,而iPhone6做不到的事情
只看楼主 加入收藏
TonyDeng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等 级:贵宾
威 望:304
帖 子:25859
专家分:48889
注 册:2011-6-22
结帖率:100%
收藏
 问题点数:0 回复次数:5 
5件Win10旗舰能做,而iPhone6做不到的事情
2015-6-8 14:41:49
来源:IT之家

 

IT之家讯 Windows Phone粉丝是特别的一支群体,不仅仅是不热衷水果或机器人手机那一套,有时还得习惯被别人看扁。无论是应用问题困扰着生态系统选择,还是第三方配件缺乏,甚至有人天真地认为印着“Microsoft”是种耻辱,一直充斥着负面评论。



好吧,现在还担心什么?这里外媒WinBeta列举了5条Win10旗舰手机轻易能做,而iPhone6依然不能做的5件事情。



相机优势依然巨大

从图像稳定成像说起,不管你信不信,iPhone6手机没有图像稳定系统,苹果的做法是快速拍摄一系列不同曝光条件下的照片门,然后通过HDR进行合成,或者增加ISO敏感度。即使这两项加起来,也不是真正的图像稳定系统。

HDR在拍摄静物时比较有效,但是一旦物体移动,结果自然重影或者模糊。第二种方法,增加了数字图像中的噪点,导致斑点、颗粒状的图像产生,会导致失真。

Lumia旗舰采用的方法是光学防抖,意味着通过镜头移动来进行补偿不可靠因素,允许镜头可以开放较长的时间,没有HDR和高ISO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光线。高像素带来夜间模式和暗光下超强的解析力,得到真正令人震惊的照片。如果你有光学防抖的Lumia手机,打开相机应用,看后面的相机镜头,会发现镜片会做补偿移动。

高端Lumia智能手机的杀手级功能是输出RAW文件,是Adobe通常使用的DNG格式图像。现在你觉得简单,但是这以前是高端专业相机才有的功能。RAW对摄影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使用Adobe Photoshop和Lightroom才可以表现出更多图像细节信息,意味着可以最大化解析图片,创造惊人的作品。DNG模式可以在手机上轻松切换。



Cortana vs Siri

Cortana也是Windows Phone系统重要功能,Cortana能做很多事情,但是Siri无能为力。

你可以在熄屏状态下语音激活Cortana,无需在充电情况下。Siri语音激活必须在充电条件下。你可以用文字与Cortana对话,如果你在开会或其他不能发声的环境下十分有用,当你文字命令Cortana时,Cortana也不会说话。这些Siri不能做到。

这点有些主观,但相信你会认同。 Cortana更具有人性化,有个性,而Siri感觉还是2011年的技术。

现在我们知道Cortana也将登陆iOS平台,但是功能被阉割,离真正的语音智能助理相差较远。不过放心的是,你的Cortana好过苹果在iPhone上提供的Siri。

动态磁贴

苹果的界面也许简单,但也很陈旧,这并非主观臆断。为了知道通知的详情,必须要打开应用,没有以用户为中心,动态磁贴解决了这些问题。

瞥一眼Windows Phone的开始屏幕,可以看到日程安排、天气动态、音乐播放、新闻头条等等。如果通知不重要,无需打开应用,至少节约了大量时间。

自定义主屏幕

除了动态磁贴,Windows Phone手机的开始屏幕也可以自定义,在蒂姆库克谈论iPhone成为个人设备时,每个人的iPhone界面其实都一样。

你很难找到两款开始屏幕界面一样的WP手机,不像屏幕设备,你可以根据美观和实用性布局Lumia930开始屏幕。电话的图标在上面还是下面,左边还是右边?动态磁贴大还是小,是否要放在中间?一切由你决定。



儿童园地

即使你没有自己的孩子,那你可能也有侄子、侄女、堂兄、表兄等等,你可能不想他们访问你的电子邮件、相册、社交媒体帐户等。工作和家庭使用也可以分的很清,不会被担心被扰乱。

总结

以上就是Windows Phone旗舰手机能做,而iPhone6不能做的5件事,正如Win10 Mobile系统展现的那样,每一个系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Microsoft Windows iPhone6 机器人 第三方 
2015-06-10 21:55
TonyDeng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等 级:贵宾
威 望:304
帖 子:25859
专家分:48889
注 册:2011-6-22
收藏
得分:0 
看脸的时代:中国人买Mac电脑主要是因为好看

2015-6-10 21:17:34
来源:好奇心日报
作者:潘姜汐熹

 

这是一份来自腾讯 ISUX用户研究中心的报告,他们说,人们买Mac的理由中好看多过好用。

腾讯参考苹果公司2012年财报、第三方市场统计数据以及2012-2015年的Mac用户调研,综合测算出中国Mac的市场规模约为400万台左右,大约只占中国个人电脑设备的0.6%。



如果你感到“怎么会这么少,我身边人都在用啊”,那么你很可能长这样:男,18-30岁左右,不是大学生,就是来自一线城市的互联网行业精英(民工),学历高,收入不低,并且拥有iPhone、iPad等其他苹果产品。





不过目前Mac的使用有一些新的趋势,女性用户占比虽然仅为21%,但数据显示,使用Mac年限越短,女性用户占比越多,也就是说这两年买Mac的女孩子越来越多了。

选择Mac的主要理由是好看,首先是外貌美(51%),其次是屏幕显示效果好(48%),然后才是苹果引以为豪的操作系统、触控板等性能。另外有35%的人坦言自己是果粉(苹果家的就必须是我家的)。还有16%的诚恳的朋友表示用Mac是因为上档次,感觉有面子。

在购买原因的调查中,性能良好虽然也占了一席之地,不过下面的使用习惯可能更诚实地说明了点问题。报告显示,Mac用户中,45%的用户只使用Mac,34%的人安装了Windows系统。不是有备胎机就是有备胎系统,看起来Mac用户还是理智的……觉得它用起来不太顺手。忠贞不二坚持只用OS X系统的用户只有27%。

报告还说,使用Mac时间越短,使用目的为娱乐休闲的占比越高。使用五年以上的人中有71%的人是为了工作学习,而半年以内的用户中这个比例只有57%,而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比例则从29%上升到了43%。

从数据上来看,新用户不打算习惯用它办公,而是相当迁就:

办公软件用不惯?——没事我装个双系统呗。

不能多屏任务?——没事像素高呀,我就看看电影做做设计。

不支持我玩的游戏?——但是好看呀。

文件不方便分类?——但是好看呀。

软件太少?——但是好看呀。

……——反正就是好看。

不过这对于苹果来说可能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毕竟一个好看且只用于休闲娱乐的花瓶Mac不算是一个有竞争力的PC产品。刚刚结束的WWDC大会上他们发布了新一代的OS X操作系统EI Capitan,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多窗口、多屏幕管理功能,而这此前一直是Windows的一大卖点。

授人以渔,不授人以鱼。
2015-06-10 22:18
诸葛欧阳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来 自:流年
等 级:贵宾
威 望:82
帖 子:2790
专家分:14619
注 册:2014-10-16
收藏
得分:0 
多数人是想炫富吧

一片落叶掉进了回忆的流年。
2015-06-10 22:54
hu9jj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来 自:红土地
等 级:贵宾
威 望:400
帖 子:11814
专家分:43421
注 册:2006-5-13
收藏
得分:0 
都是先进的东西。

活到老,学到老!http://www.(该域名已经被ISP盗卖了)E-mail:hu-jj@
2015-06-11 07:30
DragonWarrior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来 自:百慕大三角
等 级:版主
威 望:45
帖 子:2077
专家分:5980
注 册:2008-12-2
收藏
得分:0 
便宜实用就行

Hey!!  Watch out !  You kick my face!!!
2015-06-11 08:44
TonyDeng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等 级:贵宾
威 望:304
帖 子:25859
专家分:48889
注 册:2011-6-22
收藏
得分:0 
外媒:苹果原生应用简直鸡肋

2015-6-11 16:50:53
来源:新浪科技

 

导语: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今天撰文称,虽然苹果的硬件产品表现优异,但由于该公司的原生软件都效果欠佳,甚至被很多用户束之高阁,因此在其构建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这将会成为一大短板。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我的iPhone主屏上有一个文件夹,名字叫“苹果废物”。这个文件夹里的图标都采用扁平风格,设计都很精良,但却被我无情地束之高阁。除了Health和Podcast应用外,我已经习惯了把那些无法删除的苹果原生应用放到这个“废品箱”里。

我的这个习惯始于2012年,彼时,我原本想用苹果地图的导航功能指引我参加会议,结果却被带到了哈德逊河。从那以后,我就义无反顾地抛弃了苹果地图。我对同事的非正式调查也表明,与我有着相同做法的人不在少数。冬寒夏热、雨打风吹,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苹果发布新硬件。可是每当果粉们拿到iPhone后,都会第一时间在上面装满各种第三方服务,把苹果的原生应用都统一放到第三屏甚至第四屏的文件夹中。

事实上,苹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刚刚结束的苹果年度开发者大会(WWDC)上,该公司号称App Store已经吸引了1000亿次应用下载。对于这家发明了现代应用商店的公司来说,这个天文数字绝对是一场胜利,而且为他们创造了不菲的收益。但在苹果不断加深移动生态系统的主导地位时,“废品箱”问题却有可能成为它最大的弱点。



只要看看Apple Watch就可以轻易了解这一问题的现状。最初的一波第三方Apple Watch应用不仅功能单调,而且似乎完全没有考虑用户的感受。因此,我原本通过第三方应用来完成的任务只能暂时交给苹果的官方应用来处理。但即便是Workout、Weather和Mail这些精心设计的应用,也未能令用户感到惊艳。从某些方面来看,目前的Apple Watch集中体现了一个纯粹的苹果生态系统可能会是什么样子:能力全面,但却乏善可陈。

美国所有的移动大鳄——诚实一点说,其实只有谷歌、苹果和Facebook三家而已——都在自己的围墙或半围墙花园中为用户营造舒适的体验。对Facebook而言,这意味着把拥有6亿用户的Facebook Messenger打造成一个平台,相当于在自己的应用内复制整个互联网。对苹果和谷歌而言,则意味着开发Siri和Google Now等直观且能了解背景信息的个人助理服务,充当你与应用和整个互联网之间的联系纽带。

当然,如果你全身心地投入这些公司的生态系统,便可从这些服务中获得无缝体验,而使用过程也将更加直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你要与这些大型科技公司确立类似于婚姻的密切关系。

这三家公司都面临艰巨的挑战。谷歌在质感的豪华性和视觉效果的统一性方面始终不及苹果,该公司提供了大量的碎片化Android软件和配置迥异的硬件,缺乏凝聚力和可预测性。Facebook则通过截然不同的角度进入了移动领域:他们没有直接围绕应用展开,而是采用了特洛伊木马的模式,从内部接管你的手机,把Facebook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的替代品。(值得一提的是:这是Facebook最近在移动领域展开的尝试。之前的Facebook Home Android皮肤已经惨败。)

然而,苹果的挑战似乎最为艰巨。抛开硬件不谈,苹果最近一直难以开发真正令人眼前一亮的优质应用。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因为这些应用往往是让苹果产品物有所值的关键,也是吸引用户深入使用苹果生态系统的关键。例如,网络搜索或听写功能往往都需要苹果应用的协助才能发挥作用。该公司希望借此吸引用户放弃Gmail,转用苹果邮件客户端,或者放弃谷歌Chrome,转用苹果Safari。但即便是Siri这种引人入胜的功能,往往也不足以达到这一目的:想要让苹果的服务成为用户的首选,必须进一步改善这些产品。

目前看来,苹果在开发一流硬件和塑造优势品牌方面基本没有问题。但看似不太重要的原生软件功能最终却有可能对该公司的生态系统构成各种挑战。苹果iCloud经常引发用户的各种困惑,效果不及谷歌的同类产品,令原本很简单的照片和音乐备份变得有些难于理解。而谷歌Photos等优质产品还有可能促使人们将更多苹果应用扔进“废品箱”。

所以,苹果似乎正在效仿Facebook的模式,通过News应用来尝试新的方法。从很多方面来看,News都表明苹果试图成为你的整个互联网:这是一个宽泛的平台,可以涵盖各种各样的内容。与Facebook的Instant Article类似,谷歌也计划把用户俘虏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并全面控制用户的上网体验——最好还能得到不菲的广告收入。倘若苹果无法控制你的所有移动体验,至少也可以控制你接入和浏览网络的方式。



但这同样是个严重问题。正如蒂姆·卡莫迪(Tim Carmody)昨天所说,苹果的News应用似乎忘记了移动新闻应用的驱动组件。苹果似乎并不准备在这款阅读器中增加社交功能。我认为,这正是问题所在。人们不只是想要以更美观、更快捷的方式阅读更多内容,还想阅读更新、更相关的内容,以便与他人分享,甚至展开讨论。

由于尚未使用最终的产品,所以现在就对News下判断似乎还为时尚早。然而,新闻媒体对这款产品的反应表明他们似乎并不认为这会成为一大威胁——尤其是与他们几个月前对Facebook Instant Articles表现出的愤怒相比。对很多人来说,Instant Articles才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这样一家已经为各大新闻媒体输送了不菲流量的公司,如今已经完全控制了整个新闻行业。

发布商之所以害怕Facebook,是因为它的确有可能为一个典型用户塑造全部的互联网体验。与此同时,苹果News却似乎只是一款设计精良的新闻阅读器而已。听起来似乎有些违反直觉,但这恰恰是苹果的问题所在。

就连Apple Music似乎也难以取得成功。作为苹果重塑音乐消费模式的一款产品,该服务却并未被外界的一致看好,这也一定程度上源自苹果的“废品箱”问题。苹果之前曾经推出过一系列糟糕的产品,包括音乐社交网络Ping、iTunes Radio和Podcast。(当然,该公司也曾凭借iTunes大获成功,并借助0.99美元的单曲模式主导了整个音乐行业。)



但乍一看,Apple Music似乎与失败的苹果产品有着更多共性,与iTunes的距离反而比较远(尽管iTunes最近几年变得笨重而令人失望,已经不再是很多人体验数字音乐的重要工具)。Apple Music算不上新产品,背后的理念同样不算新颖。它只是模仿了现有音乐服务,辅以苹果的优良设计,并利用了该公司的一流营销能力。

倘若苹果能够用Apple Music取得成功,那也绝不是因为它提供了优质的流媒体音乐服务,而是因为它得以跟随iTunes安装在数以亿计的设备上。对于已经通过苹果购买了音乐、应用、图书和视频的用户而言,这是一款非常容易获得的服务。

对于这三大科技巨头来说,如果想要彻底称霸移动平台,就必须证明自身的能力优于对手。今年的开发者大会(F8、I/O、WWDC)都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些问题,因此明确地展现出Facebook、谷歌和苹果将如何进一步渗透我们的生活。这场斗争事关重大:倘若能将用户引入自己的生态系统,被其他企业抢走的可能性就会进一步降低。这样的用户忠诚度将为科技公司带来持续数年的收入来源和有价值的海量数据。而对于常规用户来说,这也意味着必须尽快决定自己真正信任哪家公司,允许哪家公司进一步渗透自己的生活。

正是这些因素使得开发者大会的意义变得无比重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大会的关键不再是开发者,而是要强调我们通过各类设备获得的丰富体验。以很多标准来看,在很多用户的心目中,苹果都拥有这些体验。它重塑了我们对音乐播放器和手机的认识,还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让我们摆脱了对桌面设备的依赖。

然而,尽管周一的WWDC星光闪耀、广受关注,但仍然缺乏一个关键要点:没有一项新技术是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因此也就无法说服人们进一步融入苹果的生态系统。相反,WWDC上强调的种种产品反而令人感觉苹果虽有能力但却空虚无力。

授人以渔,不授人以鱼。
2015-06-11 19:45
快速回复:5件Win10旗舰能做,而iPhone6做不到的事情
数据加载中...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编程中国 | 清除Cookies | TOP | 手机版

编程中国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Discuz, Processed in 0.015368 second(s), 8 queries.
Copyright©2004-2024, BC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