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微软正为最近的技术“责难”哭笑不得,它的下一代操作系统Vista,被国内一家杀毒厂商指出有“巨大技术缺陷”。而这个系统经过5年的研发,泡在上百亿美元的研究经费里长大,下周二就要上市了。
选择一个敏感时段高调“唱空”,指责方的决心看来下得不小,“我们就是要通过点评微软,显示中国公司的技术实力不输于国际水平”。目标来得如此“正义”,一下子让人忽略了背后的商业动机——他们想把自己的安全产品卖给微软。
可惜事实证明,那个所谓的“巨大技术缺陷”,要求黑客们亲自跑到某台倒霉的Vista电脑前,并以管理员的身份登录,还要安装一个恶意软件来篡改系统。有这工夫,还不如直接把电脑砸了来得爽快。
产品自身是可以说话的,为什么国内少见从点滴做起的百年老店,而更多的是“营销点子大师”,急于吸引眼球可能是原因之一。
市场竞争最终要靠用户说了算。要不然,当微软决意向互联网转型,Google为何还能耀武扬威?靠口碑传播而流行是有道理的,技术实力是它的基础。
事实上,被扯进莫名其妙的漩涡中,微软在中国已不是第一次了。直到去年为止,办公软件市场还往往以“打压”微软为荣,国内厂商动不动就声称如何灭了微软一道,含义就是中国人再次挫败了微软的垄断阴谋。
必须承认,中外软件之争,我们曾经输在起跑线上。当微软在硅谷打败数千家软件厂商冲出重围之后,它就已经是霸主了。面对这样的对手,你可以对垄断大喊不服,但必须学会配合。
历史上任何一个强大国家,在崛起初期都不是靠挑衅“前霸主”而获得机会的。与强者合作、学习并趁机积攒力量,在企业竞争上,这个发家路径似乎同样适用。
总是把霸主当成噱头,反倒显出追赶者的急功近利来。这挺像跟名人来一段花边新闻,可惜类似招数也许在娱乐圈有用,但不该是国产软件的实力所在。(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