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中的“引用参数”怎么理解
ADT Triplet{数据对象:D= {e1,e2,e3 | e1,e2,e3属于Elemset(定义了关系的某个集合)}
数据关系:R1={<e1,e2>|<e2,.e3>}
基本操作:
InitTriplet(&T,v1,v2,v3)
初始条件:
操作结果:用e值取代三元组T的第i个元素
DestroyTriplet(&T)
初始条件:三元组T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三元组T。
Get(T,i,&e)
初始条件:三元组T已经存在,1<=i<=3,
操作结果:用e返回三元组T的第i个元素。
Put(&T,i,e)
初始条件:三元组T已经存在,1<=i<=3,
操作结果:用e值取代三元组T的第i个元素。
IsAscending(T)
初始条件:三元组T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如果三元组T的三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IsDescending(T)
初始条件:三元组T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如果三元组T的三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Max(T,&e)
初始条件:三元组T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用e返回三元组T的最大值。
Min(T,&e)
初始条件:三元组T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用e返回三元组T的最小值。
}ADT Triplet
书上说它能够提供输入值和返回操作结果,我在网上查了,引用参数是作为形参传递实参地址的,引用参数在这个三元组的定义中怎么理解(哪个是提供输入值哪个是返回操作结果的),求各位大神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