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vfdff2009-09-24 23:33
CTO之技术战略规划2
“第二、‘星火燎原’战略;第三、战略性机动;第四、兵力集中原则;第五、边缘原则。‘农村包围城市’就是边缘原则,在山区、河汊建立根据地也是边缘战略。先打游击战,再打运动战,最后打阵地战,也是边缘战略。” 高锐看到大熊一脸茫然,进一步讲解道:“战略(Strategy)本意是指为了达到战争和军事作战的目的,高瞻远瞩地执行战争计划,大规模运用军事力量的方针和策略。而现代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企业发展、经济管理、竞技游戏等各个方面,泛指所有那些重大的、方向性、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和行动。战略是统帅之道,竞争全局的科学和艺术,揭示了竞争的规律。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企业没有一模一样的战略一样。战略是讲全局,表现大气,看长远,指导战争全局和把握各个方面,各阶段的事物最本质的那个东西,并且把它高度地抽象提炼出来。 “所谓战术,概括地说,就是实现战略目的的手段,在战场上指挥军队(军事力量)的方针和策略。因此,战术必须是具体地针对个别情况而制定的。 “这里有个更细致的描述:战略把握宏观,战术把握微观;战略关照全局,战术关照局部;战略着眼长远,战术着眼近前;战略强调理念,战术强调操作;战略偏重想象,战术偏重实际;战略做对的事情,战术把事情做对;战略举重若轻,战术举轻若重。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把复杂事情简单化,战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小蔡:“嗯~我理解的战略的本意是战争的谋略,是对战争的大计谋,是对战争中整体性、长期性、基本问题的计谋。计谋有大小,小计谋是战术,大计谋是战略。大计谋就是对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 “我觉得毛泽东的很多战略都来自《孙子兵法》,记得锐哥以前讲过《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兵非多益,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意思是说打仗不在于兵力愈多愈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能集中兵力,判明敌情,也就足以战胜敌人了。那种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妄动的人,势必成为敌人的俘虏。毛泽东则总结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游击战和运动战等战略。” 高锐:“小蔡说得不错。目前很多企业把毛泽东战略思想和《孙子兵法》用于商战,成为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例如,《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讲: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意思是说当你的力量到处防备的时候,你的力量就分散了,你的力量就少了。从而告诉我们如何分散对方的力量,定让他到处都去防备。比如,毛泽东丢掉大城市,采取麻雀战、游击战等战略袭扰对方,让敌人无所不备、无所不守。 “在商战中一些企业家就在考虑如何让竞争对手的资源分散,故采取策略让对手到处去投资设点,到处无所不备,最后无所则不寡,从而腾出手来,攻其一点,各个击破的战略。在战略试探中,你可以采取内线防守,外线出击,达到对方的后院,让对方防备你,从中你能找到主动权。例如,抗战时期都有很多敌后武工队,在敌人后方牵制和袭扰敌人。” 小蔡:“经过锐哥这么一说,我就更明白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战略’是对企业长期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的总体构想及其实施的方法和策略。回顾中国历代战争,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到红军长征中的‘四渡赤水’,都充分体现了战略的运用。” 高锐:“是的。现今企业竞争渐渐走进世界的主战场,全球化的竞争趋势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思路和人文革命。如今中国的软件公司老板主要缺乏的不是知识、信念、能力,不是人才、技术、资金,而最缺乏的是战略意识、战略思维与运筹。包括一些世界500强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自己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意识,所以也很难持久。” 大熊:“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没有战略,却发展得很好呢?” 高锐:“战略规划是企业长寿的基础,规划的好坏,决定了你这个企业是否稳定、持续地发展。它告诉你企业怎么走,如何实现我们的目标。 “比如说,我国从1990年以前,属于卖方市场,短缺经济往过剩经济过渡阶段。这时是计划经济,属于权利主导期,所以企业不需要有战略。从1992年以后进入市场主导期,市场竞争提高,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至今,已经进入了能力主导期,企业发展不是靠权力主导,靠核心竞争力。尤其加入 WTO与国际接轨日益加深,外企慢慢进入国内并参与正面竞争,所以,21世纪有可能进入战略管理时代,以战略制胜。如果中国软件企业没有战略长远眼光,当超级外企进入中国,全面开放参与竞争的时候,就很像《长征》剧里体现的那样,与此不同的是,从战火纷飞的战争到无硝烟企业间激烈的商战,中国的老板们是否都能像毛泽东那样运筹帷幄准确地制定战略规划呢? “打个比方,印度在20世纪80年代软件业与中国一同起步,就因为有很长远的战略意识与运筹,如今已经远远地把我们软件业甩在了身后。印度看到了市场,我们却没有看到。而我们中国软件企业无论从技术与人才培养上都没有很长久的战略规划,以至于目光短浅,大多数软件公司还处于小作坊时代,所以,丧失了很多参与国际化软件业竞争优势和商机。战略缺失与明天的困惑,是绝大多数的中国软件企业今天所共同面临的新问题。” 大熊:“这一点我体验很深刻。企业宏观发展重点战略的把持非常重要,我对目前我们公司的发展也感到非常迷茫,公司根本没有什么战略,总是让我们下面的员工无目标地整天疲于奔命,即使大家都在忙碌地工作但谁也不会抬头。有时老板骂我们执行力不行!经过锐哥这一点拨,我倒是明白了,公司的挑战不是‘执行’的问题,而是‘执行’是有条件的!公司战略设计完成后,执行才有意义,才不会让下面的员工整天像无头苍蝇漫无目标,才不会误入歧途。” 高锐笑道:“大熊领悟得很好。目前很少有企业家认为自己的企业没有战略!很多软件公司的经理人都认为自己的公司有战略!绝大多数公司普通员工都不知道公司战略是什么,只管低头拉车。大熊目前的状况也比较相似。战略不只是高层的,战略也必须上下员工达成共识,让公司每一个员工都知道我们的战略是什么?才能把老板的想法和理念,转变成一个可以实施的计划,指导下面的员工把任务完成。 |
描绘美好蓝图的人,他就能迎来美好人生。若是思想消极与迷茫,其人生也将不如意。这样的法则在宇宙中发挥着作用。纯洁美丽的心灵,这是思考人生态度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奉献社会,奉献全人类”的思维模式,是宇宙本来具备的“意志”。宇宙中存在着一种让一切更加美好,使一切进化发展的力量,这也可以说是宇宙的意志。企业战略就如同内心描绘的一张蓝图,而意识就是一粒种子,是在企业战略这个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大熊:“锐哥,每个人都说自己有梦想,我为什么没有梦想呢?”
锐哥:“当你知道此生有涯时,你就有梦想了。因为你知道必须用有限的时间做点事,而这时候你也明白了做什么事都不容易,能把一件善事做好、做大就很不容易了。它将成为你的梦想。还有,那些把梦想挂在嘴边的人不一定真的有梦想。看一个人有没有梦想,要看他在做什么?当他做的一切事情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时,那就是真的了。”
大熊:“我记住了!”
锐哥:“哦~~对了,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企业,梦想就是‘战略’。”
时间:8月02日 11点 星期六 地点:锐哥家 人物:锐哥、小蔡、大熊
小蔡和大熊陪同锐哥一起去中关村买了一台TCL 42in液晶电视,八一建军节商家搞促销,随机赠送了一套电视剧《长征》的光碟。他们感觉非常兴奋,觉得中央四台每天只放一集有点吝啬。所以,回到锐哥家后,小蔡和大熊看电视剧竟入了迷,剩下的几集一口气全部看完了。
高锐指着电视屏幕道:“你们终于看完了这部电视剧了,能总结一下该剧与过去的很多类似片子有什么不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悟呢?”
小蔡思索了一下,道:“这部电视剧让我学到很多东西。拍得非常好,有一种‘宁可牺牲自我,去成全集体’的团队精神,很令人感动!这里有几点感悟:首先,剧里描写了很多当年这些领导人的生活细节,看上去更有真实感,比如在三渡赤水前这些领导人聚在一起喝酒,开玩笑;还有毛泽东和贺子珍吵架。将伟人生活化,也让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明白伟人并非神。
“然后,用了较长一段来描述毛泽东从‘边缘’走到领导中心的过程。伟人们尚且如此,普通的我们遇到点困难,工作生活中受点‘冷遇’又算得了什么呢?记得毛泽东有一首词《忆秦娥?娄山关》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意思是不要说雄关坚如钢铁,我们英雄的红军又一次将它跨越。多么有气度啊!《长征》也是给现代人心灵的一种洗礼,也是给世人一种精神的力量。”
大熊道:“以往的很多‘红’片将中心放在战争的宏大场面上,而这部影片则将中心放在了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个人的斗智角力上。演毛泽东的是多次成功塑造毛泽东的唐国强,而饰演老蒋的则是具有霸王气质,且以饰演反派老大闻名的陈道明。这样的 PK,应该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正如有一首歌里面唱的‘阴谋,阳谋,正道,邪道,烽火岁月,谁是英雄?风流人物自当千古流……’”大熊悠悠地哼着林俊杰的《曹操》。
高锐道:“总结得都不错!其实,你们更应该关注其中的战略战术思想。在几次反‘围剿’过程中,毛泽东提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的战略战术。等到红军发展到三万之众后,为了迎接更艰巨的任务,红军已进入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战略转变。这时毛泽东又提出‘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运动战’的战略战术。运动战是调动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的手段,而歼灭战是其目的。这个战略战术也贯穿到解放战争中。”
大熊:“锐哥,这个你也熟悉!那么在这里,战略战术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高锐:“这要从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核心来讲,概括来说就是弱者如何‘以小搏大’的战略战术思想,也可以为国内中小企业发展制定战略作参考。
“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战略与战术互动,形成战略性战术。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体系里,很难说哪个是战略,哪个是战术,因为战略与战术是紧密相连的。比如,‘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到底是战略还是战术?对于游击队员来说,这是战术;对于红军来说,这是游击战的战略。我们将此称为战略性战术。
“毛泽东提出了很多战略与战术互动的军事原则,例如‘战略的持久战,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这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这是国内战争的两个同时并重的原则’,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