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业界新闻 | 小组 | 威客 | 人才 | 下载频道 | 博客 | 代码贴 | 在线编程 | 编程论坛
欢迎加入我们,一同切磋技术
用户名:   
 
密 码:  
共有 596 人关注过本帖
标题:老子和孔子
只看楼主 加入收藏
haroldi
Rank: 1
等 级:新手上路
帖 子:158
专家分:0
注 册:2006-7-22
收藏
 问题点数:0 回复次数:1 
老子和孔子
改版了! 看看,,,试转一贴

老子和孔子的不同观点、立场是主使老子和孔子对于民众态度的截然不同
请大家认真学习一下我们古代是如何对待“民众”的问题。勿用我来废话多言,只是敬请大家认真对比一下《老子》和《论语》之中,关于“民”的论述。
老子关于“民”的论述
1、“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老子?第三章》
【译文】才能使民众对你们的理论、欲望一无所知,于是你们的智者、众人之始作俑者还敢任意胡作非为吗?
2、“爱民治国能无智乎”?《老子?第十章》
【译文】(统治者)你能不玩弄“心智”和“说教”去欺骗民众吗!?
3、“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第十七章》
【译文】老百姓他们“功成事遂”之后,答复人家“我自自然然也”。
4、“绝圣(应为礼)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第十九章》
【译文】抛掉那个罪魁祸首的礼,丢掉那个伪诈的智,民众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掉那个骗人的仁和欺骗大家的义,民众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而自然和睦;
5、“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老子?第三十二章》
【译文】天与地之间的自然运作、变化(而生成),就降下甘露;民众没有命令甘露,甘露却自然均匀地满足民众的要求。
6、“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
【译文】好的统治者一贯没有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想法,只能以民众的想法作为自己的想法。
7、“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第五十三章》
【译文】大道是那样的平坦,然而,民众却被逼迫得不得已而走上了“邪”路!
8、“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译文】  国家统治者的律令禁戒忌讳越多,民众反而越发陷于贫困;民众之中非生产用的利器多了,国家越发陷于混乱……(统治者)“我没有做对民众不利的事情民众则自然归化;我不喜欢动武则民众自然端正;我没有奇怪的念头滋生而为民众服务则民众自然富足;我没有非分的欲望则民众自然淳朴”。
9、“其正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第五十八章》
【译文】有关民众生存、生活的政策宽松而不严苛,民众就能够朴实厚道而“安其居、乐其俗”;有关民众生存、生活的问题的政策烦琐、细致、严苛,民众的生活、生存不是短少这就是短少那。
10、“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老子?第六十四章》
【译文】民众所做的事情,经常在差不多快要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11、“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老子?六十五章》
【译文】过去善于按“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办事的统治者,不是教民众“聪明”、机巧,而是教他们保留本来的淳朴、朴质的本色。民众“难以”治理,是因为“智者”的太多的原故。
12、“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老子?第六十六章》
【译文】因此比较好的统治者,要想领导民众共同前进,必须调查、了解、知道“民情”;要想认准一个“新”的前进方向,必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民众利益的后面。因此比较好的统治者领导民众前进而民众不感觉到是负担,认准“新”的前进方向而民众知道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伤害……
13、“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第七十二章》
【译文】民众不怕官员们的权威和威风,那么这些官员们还有什么作用?
1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老子?第七十四章》
【译文】如果在民众之中普遍或部分有不怕死的情况经常发生,怎么会用“杀”来震慑民众,这有什么用处?
1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第七十五章》
【译文】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苦难民众,处于饥寒交迫的景遇之中,是因为,“任意”摊派税费太多,所以民众才成为饥寒交迫而走投无路;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苦难民众不容易治理、管理,是有危害、逼迫得民众无法正常生活、生存,所以民众不容易管理、治理;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苦难民众,不得已而敢于冒犯法律……
16、“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译文】统治者的你选其国土小、人口少的地方做一个试点。首先去掉“什”、“佰”之类的军事组织:致使民众重视死亡不再远离家乡去当兵打仗……这小国的官员们将要像远祖,默默无声的为民众效劳。使民众有满意的食物,有令民众满意的衣服,有民众感觉满足合适的住所,有民众喜闻乐见的风俗。比邻相近的地方彼此都能够看得见,彼此的鸡鸣和狗吠都能够相互听得见,民众从生到死,都看不见曾经有军队经过或驻扎在这里。
孔子的《论语》中关于“民”的论述
(此处的“译文”,是采用山西某出版社的原文)
一、《学而第一》
1、“……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节约财物,爱护官吏,叫老百姓服劳役要顾及农业生产,在农闲时进行。
2、“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父母的丧礼能慎重地对待,祭奠祖先能敬重、真诚,这洋做会使社会道德风尚日渐淳厚。”
二、《为政第二》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管理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百姓只能暂时地免于犯罪,但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去教化百姓,用礼教来制约他们,百姓便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能自己纠正错误。”
4、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鲁哀公问道:“要如何做才能让老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提拔举用正直的人,(把他们)安置到邪曲小人的上面,老百姓就服从了;如果举用邪曲小人并把他们放置在正直人的上面,老百姓就不服了。”
5、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要使老百姓恭敬,尽忠和互相劝勉行善,应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你对老百姓态度庄重,他们就会对你敬重;你孝顺父母、慈爱百姓,他们就会对你忠心;你任用品德高尚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勤勉了。”
三、《八佾第三》
6、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 ”
【译文】鲁哀公向宰我问制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哪一种树木。宰我回答说:“……让老百姓害怕得发抖。”孔子听了这些话后,对宰我说:“事情已经做了,就不要再解释了……”
四、《公冶长第五》
7、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具有君子的四种道德品行:他自己的行为显得谦逊,他侍奉国君谨慎,他养育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合乎道义。”
四、《雍也第六》
8、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仲弓说道:“如果态度严肃而办事简约,用这种方法治理老百姓,不也可以吗?如果态度马虎,办事也简约,这难道不是过于简单了吗?”孔子说:“你说的对。”
9、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译文】樊迟问怎样做才可以称作聪明,孔子说:“去做对老百姓有‘恩惠’的事情,尊敬鬼神却远离他这样才算是聪明。”
五、《泰伯第八》
10、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说品德是极其高尚的。他多次将天下让给季历,老百姓无法用适当的语言来赞美他。”
11、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孔子说:“……在上位的人能忠实对待他的亲族,老百姓就会普遍具有仁德;在上位的人能不遗弃他的老同事、老朋友,老百姓便不会对人冷漠无情。”
12、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孔子说:“老百姓,只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做,却不可以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13、子曰:“大哉,尧……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译文】孔子说:“伟大啊,尧……他的恩德多么广博啊,老百姓真不知道怎么称赞他……”
六、《子罕第九》
14、子曰:“……有鄙夫问于我……”
【译文】孔子说:“……有一个庄稼人问我……”
七、《先进第十一》
15、……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译文】……只要三年,可以使百姓衣食充足……
八、《颜渊第十二》
16、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常出门要像去见贵宾一样庄重,役使百姓要像承当大祭典一般严肃。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国中没有人对自己怨恨,在卿大夫的封地没有人对自己怨恨。”
仲弓说:“我虽然不才,也要按先生这番话切实去做。”
1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政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问关于处理政事的道理。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老百姓对当局信任。”
子贡曰:“如果迫不得已,在粮食、军备、百姓对当局的信任这三者中一定要去掉一项,那么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先去掉军备这一项。”
子贡曰:“如果迫不得已,要在粮食和百姓对当局的信任这两项中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先去掉粮食这一项。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一死,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立不住了。”
18、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鲁哀公问有若道:“如果遇到年成不好,国家开销不够,应该怎么办?”
有若说:“为什么不实行十成抽一的税制呢?”
哀公说:“十成抽二,我都还不够,怎么能十抽一呢?”
有若回答说:“假如百姓的用度都够了,您怎么会不够?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又怎么会够呢?”
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事,说:“如果杀掉坏人来接近好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治理政事,怎么要杀人呢?只要您想把国家治好,百姓自然就会好起来。君子的德行就像风,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风吹向那边,草就跟着向那边倒。”
九、《子路第十三》
20、……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厥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形罚不中;形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由呀,你太粗野了!君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事,大概都应采取存疑态度。如果名分不正,那么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办起事来就难成功;办不成事,那么礼乐制度就不能兴起;礼乐制度不能兴起,那么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确定一个名分,一定要能说得清楚,说出来了必定要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说出的任何一句话,不过是不能有一点马虎、随便罢了。”
21、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孔子说:“这,我比不上老农。”樊迟又请教种蔬菜,孔子说:“这,我比不上老菜农。”
樊迟退了出去。孔子说:“樊迟真是一个小人啊!当权者要是讲求礼仪,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当权者要是讲求道义,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驯服;当权者要是讲求信用,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背着他们的小儿女来投奔。这怎么用得着自己学种庄稼呢?”;
22、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孔子说:“善人拿七年时间教导民众,也可以让他们当兵打仗了。”
23、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孔子说:“用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民众去打仗,这可以说是让他们去送命。”
十、《宪问第十四》
24、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译文】孔子说:“在高位的人能遵循礼法,那么老百姓就容易役使了。”
25、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定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使自己修身养性恭敬谦逊。”
子路说:“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让自己修身养性使亲朋好友安乐。”
子路又问:“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身养性来使所有的百姓安乐。修身养性来使所有的百姓安乐,尧、舜大概还难做到呢!”
十一、《卫灵公第十五》
26、子曰:“知及人,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文】孔子说:“凭聪明才智可以谋得官职,但如果不用仁德去保持它,那么即使得到了官职,也一定会失去它。凭聪明才智谋到了官职,又能用仁德去保持它,但不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百姓,那么百姓对当权者也不会尊敬。凭聪明才智得到官职,用仁德保住了它,又能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百姓,但不能用合乎礼节的态度动员,使用百姓,这也不够完整。”
27、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德的要求,比对于水火的需求更迫切。水和火,我看见有人踩在里面而死去的,没有看见实行仁德而死去的。”
     十二、《季氏第十六》
28、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孔子说:“天下太平,那么一切礼乐征伐由天子决定;天下混乱,礼乐征伐等就由诸侯做主了。礼乐征伐由诸侯做主,大概能传到十代,很少还能保持下去的;由大夫做主,最多传到五代,很少还能保持下去的;如果是大夫的家臣把持了国家政权,那传到三代就很少还能继续的了。天下太平,百姓就不会议论朝政了。”
2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孔子曰:“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经历了困境知道要学的,是再次一等;经历了困境仍然不学的,一般的老百姓就是这种在最下等的了。”
30、齐景公胡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齐景公有马四千匹,他死的时候,老百姓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值得称颂的。伯夷、叔齐俩饿死在首阳山,老百姓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大概就是这个优势吧?
十三、《阳货第十七》
31、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老百姓是不可改变性情的。”
32、……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译文】……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做官的学习了礼乐的道理后,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礼乐的道理,就容易听使唤。’”
……
33、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译文】孔子说:“只有女人和小人是最难与他们相处的。太亲近了,他们就会显出无礼;太疏远了,他们又要怨恨。”
十四、《子张第十九》
34、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子夏说:“君子要得到百姓的信任,这以后再去役使他们;在没有得到百姓信任时去役使他们,他们会认为是有意虐待他们。君子还必须得到君王的信任后再进谏,如果没有得到信任就去进谏,君王就会认为你在毁谤他。”
十五、《尧曰二十》
35、……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志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功则说。”
【译文】……
周朝恩赐天下,使好人多起来。武王说:“即使有近亲,也不如有仁人。老百姓如果有过错,罪过全算在我一人身上。”
孔子说:“谨慎地审查度量衡,重新恢复废弃了的官职,国家的政令就可以畅通了。复兴被灭亡了的国家,承续已经断绝了的世族,提拔被遗落了的人才,天下的老百姓就诚服了。”
“当权者重视的是:百姓、粮食、丧礼、祭礼。”
“当权者宽容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诚实讲信用就会得到百姓的信任,勤敏就会产生功绩,公正就会使百姓高兴。”
36、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子张向孔子问道:“怎么样可以参预政事呢?”孔子说:“尊崇五种美德,去掉四种恶政,就可以从政了。”
子张问道:“是怎么样的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给老百姓好处,但自己不耗费;役使老百姓,但不招致老百姓的怨恨;追求仁义,却不贪婪财利;态度舒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庄重,却不凶猛。”
子张问道:“什么叫给老百姓好处而自己不耗费?”孔子说:“让老百姓做对他们有利的事,不就是使老百姓得到了好处而自己不耗费吗?只选择老百姓可以干的事情而让他们干,老百姓还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追求仁义便得到仁义了,还贪图别的干什么?君子不管人多人少,不管势力是大是小,君子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舒泰矜持而不骄傲吗?君子衣冠整整齐齐,目不斜视,态度庄重,使人看见就产生敬畏,这不就是威严庄重而不凶猛?”
子张问道:“四种恶政又是什么呢?”孔子说:“事先不进行教育就加以杀戮,叫做虐;事先不告诫而苛求立即成功,叫做暴;开始松懈,突然限制期限完成,叫做贼;同样是给予人的,但在拿出手时却舍不得,叫做吝啬。”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爱民 如何 统治者 老子 论语 
2007-11-24 21:19
C语言的深度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来 自:卡特的怀抱
等 级:版主
威 望:1
帖 子:9577
专家分:19
注 册:2007-10-22
收藏
得分:0 
    真多``顶下`

用代码打出楼房...用编程编出幸福...
2007-11-25 08:04
快速回复:老子和孔子
数据加载中...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编程中国 | 清除Cookies | TOP | 手机版

编程中国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Discuz, Processed in 0.015841 second(s), 7 queries.
Copyright©2004-2024, BC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